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40年,有没有哪一瞬间让你热泪盈眶?

王珏 人民日报政文 2019-09-12

点击“人民日报政文”可以订阅哦


摄影,记录着历史。快门响起,让历史定格在一瞬间,也让瞬间成为永恒。这40年,有没有哪一瞬间,会让你刻骨铭心的?


8月30日,一场名为“影像见证40年”的全国摄影大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将以摄影的独特视角形象地再现人民群众生活衣食居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彰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据悉,2018年4月展览发布了征稿启事,从各渠道征集作品30000余件,最终入展216件。本次展览将展至9月12日。


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部分展览作品选登

1978年4月,陕西省岐县山五丈原乡诸葛庙庙会。


起个大早,梳妆打扮,扶老携幼,赶驴拉车……赶庙会,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狂欢节,更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李少童 摄


1978年,北京南池子大街冬景。


寒冷冬日的早晨,人们冒着风雪骑车上班。那个年代,私家车还很少。人们出行以自行车、公共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翁乃强 摄


1983年春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苏木拍摄的苏德木一家人。当天的气温达到零下38摄氏度。


有动物的陪伴,蒙古人才得以度过零下三十几度的漫漫寒冬:羊皮袄可以抵挡刺骨的寒风;绵羊毛可以打成毛毡,制作毡房;牛粪是上好的取暖燃料;还有蒙古奶茶、马奶酒等高热量饮料,温暖冬日的肠胃。


额博 摄


1985年,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鸳浦街,洱源县农村4位白族女青年第一次来到发廊烫发。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型千篇一律,女性不是齐耳短发,就是编着麻花辫,男性的发型更是乏善可陈。而到了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老百姓的发梢,过去“不敢美”“没钱美”的问题解决了。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全国约有1万个理发店。而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美容美发店已超过18万家,中国人每年花在头发上的钱超过1300亿元。


刘建华 摄


1991年7月2日,在山东平邑县的一条公路上,一群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抓着拉草袋的拖拉机前行。


自行车是当时农村青年金贵的交通工具,他们把心爱的自行车精心打扮:车座罩上带穗的套子,车梁用布或彩纸裹起来,车条要绕上几圈毛线才好看……锃亮的车子飞快驶过,留下一路“叮铃铃”的脆响,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钱捍 摄


1996年,山东,黄河凌汛。

朱宪民 摄

1998年 通辽-集宁

王福春 摄


2001年10月,北京故宫。


山东老人郑其娥85岁(右一),白寿荣73岁(右二),何凤英83岁(左一),(另一个没查到),第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


李楠 摄


2007年 辽宁阜新 蒸汽机车工人交接班。

王玉文 摄


2009年3月,中国石油勘探队的队员们在新疆塔里木地区最偏远的深处进行勘探油气作业。


这里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于文国 摄


2010  消失的土地

刘立宏 艺术微喷


2015年7月18日 阿坝州若尔盖草原,高原牧场。

王达军 摄


2015年9月29日,樊锦诗在莫高窟做早起洞窟分析调查。

孙志军 摄


最后,更多图片请点击: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展览作品(一)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展览作品(二)


最后的最后,为您附上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8年8月30日——9月12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7、南8展厅

开放时间:9:00-17:00,星期一闭馆

(凭个人身份证可免费入馆参观)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独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


本期编辑:冯学知、邹文雪


一周推荐

民企500强榜单!华为蝉联榜首,浙苏鲁粤占大头

干货!民法典编纂迈出重要一步,与你我息息相关!

丢掉说走就走的烦恼,出入境便民“礼包”请您收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